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基础 > 电子入门电路图 >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型和计算-电子入门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2-12-07 08:52:18所属栏目:电子入门电路图 已帮助人编辑作者:电路图知识网
常见各类技术资料上,有些技术规范写道“无用的管脚不允许悬空状态,必须接上拉或下拉电阻以提供确定的工作状态”。这个提法基本是对的,但也不全对。下面详细加以说明。
管脚上拉下拉电阻设计出发点有两个:
一个是在正常工作或单一故障状态下,管脚均不应出现不定状态,如接头脱落后导致的管脚悬空;二是从功耗的角度考虑,就是在长时间的管脚等待状态下,管脚端口的电阻上不应消耗太多电流,尤其是对电池供电设备。
从抗扰的角度,信号端口优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时,在待机状态下,源端输入常为高阻态,如果没有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输入导线呈现天线效应,一旦管脚受到辐射干扰,管脚输入状态极容易被感应发生变化。所以,这个电阻是肯定要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加上拉还是下拉。
如果加了下拉,在平常状态下,输入表现为低电平,但辐射干扰进来后,会通过下拉电阻泻放到地,就会发生从Low—High的一个跳变,产生误触发。相当于一个乞丐,你给了他10万元,他的生活方式就会从穷人到富人发生一个改变。
但如果加了上拉电阻,在平常状态下,输入表现为高电平,辐射干扰进来后,如果低也没关系,上拉电阻会将输入端钳位在高电平,如果辐射干扰强,超过了Vcc的电平,导线上的高电平干扰会通过上拉电阻泻放到Vcc上去,无论怎样干扰,都只会发生High—Higher的变化,不会产生误触发。相当于人家本来是一个富豪,你给了他10万元,他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图1和图2是干扰状态下的电平示意图。图2中的低电平由VL变为VL+ΔV时,产生了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有可能使后级电路误动作的风险。
下一个问题就是,确定了用上拉电阻后,是不是上拉电阻就可以随便选了呢?答案当然是“no”。(如图3)
在前极输出高电平时,Vout输出电流,U为高电平。有两种情况:
A、当I0 >= I1 + I2
这种情况下,RL1和RL2两个负载不会通过R取电流,因此对R阻值大小要求不高,通常4.7 KΩ即可。此时R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信号可靠性,当Vout连线松动或脱落时,抑制电路产生鞭状天线效应吸收干扰。
B、当I0 1 + I2
I0 +I= I1 + I2
U=VCC-IR
U>=VHmin
由以上三式计算得出,RHmin)/I
其中,I0、I1、I2都是可以从datasheet查到的,I就可以求出来,VHmin也是可以查到的。
当前极Vout输出低电平时,各管脚均为灌电流,则:
I’= I1’ + I2’ +I0’
U’ =VCC-I’ R
U’ Lmax
以上三式可以得出:R>=(VCC- VLmax)/I’
由以上二式计算出R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从中取一个较靠近中间状态的值即可。注意,如果负载的个数大小不定的话,要按照最坏的情况计算,上限值要按负载最多的时候计算,下限值要按负载最少的计算。
另一种选择方式是基于功耗的考虑。根据电路实际应用时,输出信号状态的频率或时间比选择。若信号Vout长期处于低电平,宜选择下拉电阻;若长期处于高电平,宜选择上拉电阻。为的是静态电流小。
“设计永远是妥协与权衡的艺术”,至于最终选择那种方案,设计师的技术决策还是很重要的。电路设计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Tags:
相关文章
电子入门电路图相关资讯
认识电阻器及色环电阻的换算-电子入门电路图
焊锡技术怎样使焊锡点光亮-电子入门电路图
N沟道MOS管结构工作原理-电子入门电路图
根据闭环增益的增减来判断正负反馈是否一致?-电子入门电路图
如何正确判别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态?-电子入门电路图
为什么集成运放在线性应用时必须加上深度负反馈?-电子入门电路图
FPGA基础知识-电子入门电路图
缓冲电路的基本结构-电子入门电路图
电动车玩具原理电路图-电子入门电路图
积分电路原理-电子入门电路图
LED芯片原理与基础知识详解-电子入门电路图
波形发生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与负反馈放大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电子入门电路图
USB3.0连接器引脚、接口定义及封装尺寸-电子入门电路图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共发射极电路-电子入门电路图
移相器基本电路-电子入门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