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基础 > 电子入门电路图 >
电子束管-电子入门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3-01-15 20:16:45所属栏目:电子入门电路图 已帮助人编辑作者:电路图知识网
电子束管 |
电子束管能把电信号转变为可见的图象,它利用电子光学的原理,把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聚成细束,并能控制它偏转,使它打到荧光屏上而产生亮点,快速移动的亮点在荧光屏上显示成为曲线或图象,电子管束管广泛用于测量技术,电视和雷达等方面。 |
一、示波管 |
示波管常用在示波器和雷达上,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示波管的外壳为一漏斗状的玻壳,管内抽气至高真空。其中K为涂氧化化物阴极,内有热丝,G是一个小圆筒,顶部开有小孔,称为控制极,控制极电位比阴极越负,电子就越不容易跑出来,改变控制极的电位,就可以控制射出来的电子数量,从而控制打到荧光屏上的亮度,A1、A2是一些圆筒和膜片组合,分别称为第一阳极、第二阳极。第一阳极接固定电压,作加速电子用,第二阳极接可调电压,作聚焦用,常把上述这一套系统称为电子枪。 |
![]() 图1、示波管结构 |
这一束直径很细的电子束如果不受任何影响,就径直地打到荧光屏S上,荧光屏是玻壳内涂有一层荧光粉,电子束径直地打到荧光屏上,就在中心处产生一个小亮点。在A2和荧光屏之间安置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至使电子束上下偏转的C1板,称垂直偏板,另一对使电子束左右偏转的C2板,称水平偏转板,在C1和C2上变化的电压,就能使电子束按照电压的变化作静电偏转,打在荧光屏不同的位置上,从而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曲线来,亮点在屏上的位移正比于加在偏转板上的电压,每伏电压引起亮点偏转的距离,称为偏转灵敏度, 为了防止电子束散焦和例电子获得更大的能量,以便打到荧光屏上激发较亮的光迹,常在荧光屏附近的玻壳内涂有石墨层,并与第二阳极后的膜片连接,成为第三阳极或独立成第四阳极,第三或第四阳极接最高电压,作后加速用,使光点足够亮 电子停止轰击荧光屏后,亮点并非马上消失,而是有一定的余辉时间,余辉时间定义为亮度的初始值下降到1/10所需的时间。并规定: 小于1微秒 ------------极短余辉 1~10微秒-------------短余辉 10~1000微秒----------中短余辉 1~100微秒 -----------中等余辉 100~1000微秒---------长余辉 1秒以上---------------极长余辉 长用示波管的参数如表一所示 |
|
注:UMJ-----截止控制极电压 ----UD1-----靠近电子枪(垂直)偏转灵敏度 ----UD2-----靠近荧光屏(水平)偏转灵敏度 ----Ds------屏幕直径 |
Tags:
相关文章
电子入门电路图相关资讯
N沟道MOS管结构工作原理-电子入门电路图
USB3.0连接器引脚、接口定义及封装尺寸-电子入门电路图
缓冲电路的基本结构-电子入门电路图
根据闭环增益的增减来判断正负反馈是否一致?-电子入门电路图
波形发生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与负反馈放大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电子入门电路图
为什么集成运放在线性应用时必须加上深度负反馈?-电子入门电路图
FPGA基础知识-电子入门电路图
认识电阻器及色环电阻的换算-电子入门电路图
如何正确判别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态?-电子入门电路图
焊锡技术怎样使焊锡点光亮-电子入门电路图
积分电路原理-电子入门电路图
电动车玩具原理电路图-电子入门电路图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共发射极电路-电子入门电路图
LED芯片原理与基础知识详解-电子入门电路图
移相器基本电路-电子入门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