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器 > 功放电路图 >

用晶体管驱动的电子管放-功放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2-12-17 03:19:13所属栏目:功放电路图 已帮助编辑作者:电路图知识网

用晶体管驱动的电子管放大器性能
功率输出电子管具有承受大热量的能力,使之可工作于A类状态,这就避免了高阶交越失真的产生.但是,这些性能主要用在变压器耦合(这是必须的)的输出级,而不是用在前置。在前置增益级使用电子管的优点很少。
 
    图1单路晶体管/电子管放大器的结构    混合型放大器的基本结构示于图1,图2为驱动器电路,该电路是本人1969年发表在WirelessWorld(无线电世界)上的四管甲类放大器电路。因为除输入端的隔直流电容外,驱动器电路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调节Trl的输入直流电平将影响到直流输出电平,从而对输出电子管的栅极偏压加以控制。当然,若用推挽方式驱动两个输出电子管并以输出变压器次级实现整体环路负反馈,就需要某种输入分相器。这里以失真很小的宽带运算放大器LM833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分相器电路,如图3所示。
   
   图2晶体管甲类驱动电路    
 图3两种分相电路方案(a)    
 图3两种分相电路方案(b)   图2电路的频带为10MHz的范围。如果有必要在增益/频率曲线中引入一个阶梯以保证最终放大器的高频环路稳定性,只需用一个RX/CX网络与R6并联,其值主要取决于输出变压器的泄漏电抗。低频截止点由C1和C3的值决定,可以根据低频环路稳定性的需要而任意设值。图2电路的瞬态性能相当好,其在1KHz点上刚发生限幅时的失真在0.02%的数量级,差不多完全是二次谐波。和通常的A类增益级一样,失真将随输出电压摆幅的减小而线性下降。


Tags:

本人名片

姓名:曾工

职业:企业网络IT外包维护

现居:深圳罗湖宝能大厦附近

电话:15768114603